
厚德精业 传承创新盛多网
警惕髋关节的“沉默杀手”——股骨头坏死,你了解多少?
骨科知识 健康科普
在沈阳市骨科医院门诊,经常能够见到这样的患者——腹股沟深处隐隐作痛,久坐站起时髋部僵硬,甚至走路变得一瘸一拐。这些信号可能并非简单的肌肉劳损,而是髋关节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——警惕股骨头坏死!
一、什么是股骨头坏死?
股骨头,就是我们髋关节里那个圆圆的“球”,它和大腿骨相连,是支撑身体重量的关键承重部位。而股骨头坏死,简单说,就是股骨头因为血液供应不足,导致骨细胞死亡、骨头结构破坏,最终可能塌陷变形的疾病过程。
想象一下,原本光滑坚固的“球”,因为内部结构受损,变得脆弱甚至塌陷,这必然严重影响髋关节的活动功能,带来剧烈疼痛和行走困难。
展开剩余82%二、谁容易被它盯上?常见高危因素
股骨头坏死并非无缘无故找上门,以下人群尤其需要警惕:
1.长期、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:这是最常见的非创伤性原因。无论是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(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类风湿关节炎)、严重过敏、哮喘,还是某些肾病,若长期、大剂量使用激素(如强的松、地塞米松等),风险显著增加。研究表明,女性风险可能略高于男性。
2.长期酗酒:酒精会影响脂肪代谢、损伤血管内皮,进而阻碍股骨头的血液供应。每天喝半斤白酒,连续几年,风险直线上升。
3.髋部外伤史:如股骨颈骨折、髋关节脱位等,会直接损伤供应股骨头的血管,导致缺血坏死。
4.其他因素:潜水员/高压作业人员的减压病、镰状细胞贫血、高脂血症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自身免疫性疾病、器官移植后、吸烟等也可能增加风险盛多网。
股骨头坏死早期可能症状轻微,极易被忽视或误以为是腰腿痛。
1.腹股沟区疼痛:最常见,疼痛可能向大腿内侧、臀部或膝盖放射。
2.髋关节活动受限:感觉髋部僵硬,尤其在做穿袜子、剪脚趾甲、跷二郎腿等需要屈髋内旋的动作时疼痛加剧或困难。
3.跛行:因疼痛或髋关节功能受损,走路姿势异常。
4.静息痛:
部分患者在夜间甚至静止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。
关键提醒:如果你属于上述高危人群,且出现腹股沟区持续或间歇性疼痛、髋关节活动不便,务必及时就医检查!
四、塌陷前VS塌陷后:治疗策略大不同
股骨头坏死的治疗目标在于缓解疼痛、延缓疾病进展、尽可能保留自身髋关节功能。治疗方案的选择高度依赖疾病的分期(是否已发生塌陷)和患者的具体情况:
1.塌陷前期(早期):保髋治疗是核心
(1)去除病因:严格戒酒、在医生指导下尽可能减少或停用糖皮质激素(切勿自行停药)。
(2)减轻负重:使用拐杖或手杖辅助行走,减少股骨头承受的压力,为修复争取时间。
(3)药物治疗:医生可能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、抗凝药物改善循环、降脂药、双膦酸盐类药物(抑制破骨、延缓塌陷)等。但药物治疗效果有限,不能根治坏死盛多网,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辅助治疗。
(4)物理治疗: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锻炼,维持关节功能。
(5)保髋手术:
髓芯减压术:在股骨头上钻孔,降低骨内高压,刺激血管再生,适用于早期小范围坏死。
自体骨移植:取自身其他部位的骨头(常带血管蒂)植入坏死区,提供支撑并促进新骨形成。
带血管蒂骨瓣移植:将带有自身血管的骨块(如腓骨)移植到坏死区,重建血运。
截骨术:通过改变股骨或骨盆的骨骼角度,将坏死区移出主要负重区。
2.塌陷后期(中晚期):人工关节置换是终极方案
一旦股骨头明显塌陷、关节面破坏、继发严重骨关节炎,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,保守治疗无效时,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对于终末期患者最成熟、效果最确切的解决方案。
手术用人工制造的髋臼和股骨头假体替换损坏的关节,能有效消除疼痛,显著恢复关节功能和行走能力。现代假体材料和技术的进步,使得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。
五、防患于未然,我们能做什么?
1.激素使用需谨慎:严格遵医嘱使用激素,了解其潜在风险。如需长期使用,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定期监测骨骼情况(如髋关节MRI)。
2.限制饮酒或戒酒:避免长期大量饮酒。
3.避免髋部外伤: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,防止跌倒等意外。
4.管理基础疾病:积极治疗高脂血症、凝血障碍等相关疾病。
5.健康生活方式:均衡饮食,适度运动,控制体重,戒烟。
股骨头坏死虽然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,但它并非不可战胜。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!如果你有相关风险因素或出现可疑症状,请及时到正规医院骨科就诊,进行专业检查(X光片、磁共振MRI是金标准)。在疾病早期抓住治疗时机,是保住自身髋关节、避免或推迟关节置换的唯一关键!
保护髋关节,就是守护你行走的自由!
作者:金文铭
来源:骨盆髋臼外科
(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,如有版权争议,请联系删除)
编辑:刘旭政
校对:任志秋
审核:孙竹清盛多网
发布于:北京市辉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